广东理工学院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开云体育- 开云官方网站-APP下载构建育人格局
2025-09-22开云体育,开云体育官方网站,开云体育APP下载
学校体育肩负着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任。面对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大学体育课程在立足时代需求、契合学生期盼、匹配教育体系的进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体育育人本质,融合德育、智育、美育和劳育,勠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广东理工学院主动对接教学改革新趋势、体教融合新路径和体育教学新要求,进一步坚定了大学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导向,树立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目标,秉持立德树人和健康第一的理念,构建体育育人格局,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推动大学体育课程育人实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体育教学在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时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体能与技能的锻炼,也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等素质能力的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形成适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开足开齐体育课。为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运动需求,立足学生体质健康,开设了20门涵盖传统运动项目和新兴运动项目的体育课程,实现每名学生至少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的教学培养目标。创建“四链贯通、三维递进”教学模式,实现体育运动技能学用有机统一。教学链、训练链、竞赛链、育人链“四链”环环相扣。将育人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从比赛场景出发对教学链、训练链、竞赛链在学习内容、练习方法、比赛形式的真实化设计,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各阶段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基础模块、专项提升、竞赛应用“三维”层层递进。基础模块阶段打牢认知与技能基础、挖掘兴趣;专项提升阶段按兴趣与基础分向深化技能;竞赛应用阶段以实战检验成果、培养综合能力,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打造全方位、全周期的体育育人链条和体育教学生态。
构建体育育人格局的核心在于树立“以体融通五育”理念,以此形成以体树德、以体益智、以体育美、以体促劳的育人体系,推动体育育人价值回归。其关键是以体育为纽带,打破“五育”割裂壁垒,实现德育、智育、美育、劳育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最终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体树德,聚焦通过体育精神涵养学生道德品质;以体益智,依托体育锻炼与赛事活动,在体能训练与策略应对中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以体育美,注重挖掘运动形态的动态美感与体育文化的深层内涵,提炼其中审美价值以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以体促劳,则通过体育参与、器材管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强化劳动素养。此举紧扣“五育并举”教育要求,推动体育从传统单一的技能传授,转型为承载全面育人功能的核心载体。这一转变不仅有效解决了体育与其他四育相互割裂的问题,更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全面发展新人提供了可落地、可操作的实践路径,进一步重构了体育育人的价值维度,切实提升了以体育人的综合效能。
积极打破校园边界,构建多元协同的体育育人平台,将体育实践场域从课堂、校园延伸至社会,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接受体育熏陶、锤炼综合素养。深化校内协同,焕新校园体育生态。学校体育学院与校团委共建20余个学生体育社团,为学生自主锻炼、团队协作、组织管理能力培养提供了载体。拓展校外联动,共建实践训练基地,开展社区体育服务与推广。学校体育学院与中国澳门匹克球体育总会共建匹克球训练基地,开展匹克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为粤港澳庆香港回归匹克球锦标赛、粤港澳庆澳门回归匹克球锦标赛输送裁判员,为香港、澳门、肇庆三地开展匹克球交流与合作创建良好的平台。组织学生参与肇庆市马拉松、全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女子足球U18项目)、2025年广东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高中组)等赛事的志愿服务、裁判辅助等工作,提升体育服务社会水平和能力。组织师生体育志愿服务队,对点帮扶小学,开展体育志愿支教活动,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体育的社会价值,强化责任担当。搭建赛事矩阵,畅通竞赛育人通道。构建“班—院—校—省—国家”五级竞赛体系,在校内以班级赛、院系赛、校级联赛为基础,选拔优秀运动员组建校队。通过省级体育竞赛锤炼队伍,再推送至全国性赛事,形成“层层递进、以赛促练”的良性赛事循环。(杨 波 王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