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向上突破 向新前行 向内挖潜外开放 和平区走出内涵式发展新路子开云体育-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
2025-09-13开云体育,开云体育官方网站,开云体育APP下载
秋日的和平区,处处洋溢着活力与魅力。从车水马龙的南京路到人潮涌动的五大道、金街,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与繁荣的商业氛围,共同勾勒出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像和平区这样的小城区要实现大发展,不仅空间上要向上拓展,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向上攀升,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城市品质,坚定不移推动内涵式发展,让有限的空间实现无限的发展。”在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和平区委书记姚建军表示,“十四五”以来,和平区立足天津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特点,聚焦“经济大区”建设,探索出一条通过“向上突破、向新前行、向内挖潜、向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今年1至6月,和平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增速连续两个季度位列全市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指标稳步提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十四五”以来,和平区通过构建“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迈进,逐步形成万亿金融、千亿商贸以及人力资源、科技信息、航运服务等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和平区重点推动商业焕新、文旅融合、金融聚势、数智赋能四项工程。”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卢盈告诉记者,现代城国金购物中心、泰达海信广场两大高端商业综合体正加速建设;“津遇和平”系列活动持续火爆,盘活存量,精心打造花园老街、遇见博物馆等项目;加快金融创新区建设,将泰安道5号打造成金融展示和金融机构服务“双中心”;华北首家华为旗舰店、比亚迪全国第二家迪空间均落户和平,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产业蓄势发展。
创新是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围绕深化“三新”,和平区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因地制宜塑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生态、新动能、新优势。不久前,天开和平园模创社区正式开园。在这里,高校的科研力、市场的应用力、社区的孵化力,交织成独一无二的“黄金三角创新圈”,成为和平区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目前模创社区的签约入驻率已经达到75%以上,吸引了浪潮智数、律光智能、元回科技等一批高成长性、高潜力的优质企业前来落户,预计到2025年年底,模创社区总营收有望超5亿元。”和平区投促局局长孔然说,和平区将持续吸引算法研发、模型训练、应用开发、场景设计等科创企业,加快构建“技术研发模型优化场景落地”的创新生态。
今年7月,民园1920街区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带动民园广场及周边环境焕然一新,交通更加顺畅、功能更加完善、业态持续优化、居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全新打造的步行街串联起民园广场和五大道公园两大景区,五大道景区品质得以全面提升。
“这不仅是一次街区改造,更是对历史的致敬,改造工程很好地保护了建筑的原始风貌,就连老瓦片、老墙砖也被巧妙地嵌入了公共空间进行展示,让市民游客能够更好地触摸城市的历史文脉。”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万鲁建说。
面对“寸土寸金”的区域特点,和平区选择通过“微更新、精提升”挖掘自身潜力,释放内生动力。据介绍,和平区相继建成的五大道公园、民园1920街区、华北首个超300米高的“天津之心”津塔观光厅,打造的11座航运、金融等主题楼宇,累计盘活存量资源超75万平方米。
“原拆原建的嫩江路片区是全市首个老旧小区成套化改造城市更新项目;民园西里、润兴里、先农大院等更新保护工程,推动百年历史街区焕发新生机;新建中海和平之门,加快推进大沽北路地块建设,实现稀缺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卢盈细数和平区城市更新成效。
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同步推进。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康告诉记者,和平区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及群众性宣教活动,深化文明创建,连续七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区;推出多类文艺精品与品牌文化活动,构建辐射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好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五大道示范区建设、红色遗址修缮与展示,有效传承城市文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打造“津遇和平”等文旅品牌,促进商圈联动与产业招商,推动文旅商贸深度融合与发展活力提升。
南营门街银行里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曾因物业退出而陷入“老破旧、脏乱差”的困境。通过党建引领、居民自治、靶向施策“三板斧”,社区联动多个部门完成线路集约化改造、路灯入网、楼道门更换等基础设施升级。如今走进小区,整洁的环境、规整的停车位与精美的花坛相映成趣,实现了从“老破小”到“标杆小区”的焕新蜕变。银行里小区是和平区老旧小区改造的缩影。今年以来,全区34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329个标杆示范楼门脱颖而出,43座新(改)建公厕投入使用,10余个“口袋公园”星罗棋布,民生账单正一步步转化为“幸福清单”。
“我们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平区副区长徐志强说,和平区大力推进“大城细管”,完善三级保洁标准体系;加快实现“大城智管”,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全面实施“大城众管”,发动全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社会组织常态化入网格、下基层,建立全链条问题发现和解决机制,积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我们推动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市胸科医院等重点医疗项目竣工投用;深耕津牌养老品牌,大家的家城心医养社区等项目落地运营,新增养老床位650张;推进岳阳道小学、汉阳道中学等校舍新建改造、扩容提质;实施全民健身中心改造工程,打造中心城区一流体育综合体。”卢盈介绍了近年来和平区在民生服务方面的进展。
“十四五”以来,和平区承接了中央和国务院交给我市的重点改革试点任务35项,谋划实施了全区改革任务380项。在经济发展上,和平区对原来的区楼宇办、区繁华办、五大道地区管委会等机构进行调整,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进一步突出经济管理、投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职能;在民生保障上,针对老龄化程度高的区情特点,建成了2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成为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在民主法治上,以建设小白楼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契机,充分发挥立法征询、普法宣传、民主展示、基层治理的作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扎根实践,这也是全国人工委在全国设立的第二家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
城区越对外开放,越能吸引更多创新理念、先进经验和优质要素。和平区坚持向外开放,让内涵式发展的外延更广。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十四五”以来,和平区引进京冀企业1700余家、总投资200亿元,与京冀两地在党建共建、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形成一批合作成果。同时,利用我市塑造平台型、都市型等开放新优势,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交流,以接轨国际的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承载能级。
“和平区将借势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成功举办的机遇,持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巩固城市治理成效,进一步把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动力。”姚建军表示。